Tuesday, November 23, 2010

经济活动周期(第9章)

继续从demand/supply角度分析通胀、通缩、物价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,以及为什么央行总是倾向于增加货币供给。
推荐看9、10、11章。。。


社会的总需求包括consumption + investment,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和政府支出的总和。


以下五种情况囊括了所有可能的经济活动趋势:
1.  商品价格变化不大,而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和政府支出都减少(比如2008~2009),需求减少,则a) 生产减少=>工厂关门=>失业率增加; 并且导致 b)价格下降,开始通缩。
2.  商品价格变化不大,而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或者政府支出大幅增加,需求增加, 则短期内生产必然增加,工厂扩张,雇佣更多劳动力,失业率下降。但是与此同时,需求的增加也会推高商品价格。这个是美国90年代黄金10年。
3.  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或者政府支出变化不大,但是商品价格突然上涨,(比如说74年石油危机导致物价暴涨,或者今年的粮食价格上涨),会变向降低需求,然后导致生产减少=>工厂关门=>失业率增加。
4.  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或者政府支出变化不大,但是商品价格突然下降。。。这个可能性比较小,不讨论了。
5. 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和政府支出都减少,与此同时商品价格大幅上升(1和4的叠加),这个会更严重的打击需求,导致生产减少=>工厂关门=>失业率增加。

央行的对策:
增加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或者政府支出。一般的做法就是多印钱,并且降低利率,期望可以加快货币流通。但是关键一点是,多印钱并不能保证这些钱都进入流通领域。比如美国现在大量的钱都用来填银行和两房的窟窿,并未能刺激消费与投资。

后果显就是物价会大幅上升。

分析一下现实问题(这是我自己胡扯着玩了。。关键是没有数据没法证明):
1) 中国现在靠房子拉动个人消费,然后印钱造高铁和地铁拉动政府支出,看起来未来几年这两个仍然是重中之重。但是物价过高的后果已经显现了。用农业补贴来控制物价的举措是非常明智的,因为升息只会导致货币流通减缓,需求降低,进一步推高失业率。

2) 美国现在就是个人消费、公司消费和政府支出都在减少,与此同时商品价格大幅上升。这个是最坏的情况了,大概就是所谓的滞胀。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命印钱,并且让大量的钱尽快进入流通领域,以期可以刺激消费、增加需求,但这会进一步推高物价。。
美联储洒钱的唯一方法是从银行和投资者手中回购债券。会有两种可能的情况:
    1) 这些钱的很大一部分会被用来填补银行和两房的窟窿,那么这些钱实际上短期无法进入流通领域,根本起不到作用。这个意味着股市其实涨不上去。。另外一旦粮食价格突然回落,立刻就会开始严重的通缩。这意味着短期国债利率不可能上升,故而价格会上升;但是长期来看,这些钱始终还是会出来的,所以长期利率会上涨,30年国债价格会下跌。因此好的投资手段应该是分批购买短期国债(SHY),做空长期国债(买TBT,或者空TLT)。
    2)银行窟窿不大,这些钱直接进入流通领域。但是大家都不会轻易拿钱去扩大生产,只能拿去炒股、炒债券、炒期货。。所以未来一年会是一个股市的大牛市,可以多买点股票屯着;另外房子迟早也会被炒起来,所以现在买房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如果是(1),那美国会走日本的老路;如果是(2),美国大概会开始一个类似03到08年的轮回。
但是不管是(1)还是(2),失业率肯定仍然会是居高不下。

当然还有一个方法是增加政府支出。但是O8已经决定要削减政府开支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